close
蛋白質,希臘文為Protas,意思是「居首」,顯示它的重要性。它是我們身體組織和器官的建構基礎要素,也參與許多機能調節,如卡路里燃燒、促進新陳代謝。
在豆、魚、肉、蛋、奶等這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消化、分解後,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胺基酸。胺基酸共有22種,其中9種「必需胺基酸」須由食物中獲得,身體才能合成所需的蛋白質組織,否則將失衡。專家建議,蛋白質一日的攝取量要佔總熱量的15~20%,且不論是動物性蛋白質,或是植物性蛋白質,我們必須多元化攝取,方能滿足人體對各種胺基酸的需求。在選擇上,建議以優質蛋白質為主,像是雞蛋、鮮奶、乳清蛋白、屬於白肉的魚肉及去皮雞肉、屬於紅肉的瘦牛肉及瘦豬肉等;植物蛋白質中的豆類和其製品,如嫩豆腐、豆包、無糖豆漿等。
蛋白質對人體至關重要,但需要注意的是,1克的食物蛋白質含有約4大卡熱量!若攝取過量,仍有可能變成脂肪儲存,造成肥胖,增加內臟負荷。因此,在攝取蛋白質的同時,要搭配更多的蔬菜,以幫助消化代謝,有腎臟疾病者也應向醫師諮詢。更重要的是,吃下營養又美味的「大魚大肉」,別忘了維持在Curves可爾姿規律運動的習慣,藉由肌力訓練提升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,營養充足的同時也可以保持美好體態!
全站熱搜